
点点关注、点点赞赞
牢记历史,提高警惕,时刻准备为国而战,以慰先辈在天之灵!
1976年1月8日,周总理与世长辞,邓小平副总理也被下放到基层劳动,毛主席的病情也日益恶化,最高权力出现了真空,令一众老领导人深感不安。
为了选择最合适的“接班人”,重病缠身的毛主席,让机要秘书张玉凤在耳边,挨个报出政治局委员们的名字,扳着手指反复地权衡着……
1975年初,毛主席的白内障越来越严重,向来亲自审阅文件的他,如今只能请张玉凤念给他听。于是毛主席向中央提议,任命张玉凤为他的机要秘书,可以接触国家的机密文件。
此时,关于“由谁来接班”的问题,开始日益紧迫起来。关于接班人的问题,毛主席曾多次对张玉凤说:“为此事我真的是伤透了脑筋,当年的林某人是他选的,王某人也是他选的,可都行啊!”
“总理这么好,为什么不选他做接班人呢?”张玉凤不解地问道,但毛主席对她伸出手掌,做了一个刀劈的动作说道:“总理这人太宽厚了,缺少这个!”
1976年1月8日,周总理辞世,此时毛主席的病情已经严重恶化,在那些时日里,毛主席每天醒来也不先听文件了,总是扳着手指考虑问题,还不时问张玉凤政治局同志的名字,张玉凤就一个一个地报出当时政治局委员的名字……
1月中旬时,毛远新来探望毛主席,问他国务院总理的继任人选的问题是如何考虑的。毛主席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告诉王洪文和张春桥让一让。”
然后,毛主席又扳着手指,数着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名字,最后说道:“相比之下,还是华国锋要好一些。”
“好!选得好!”毛远新听到后,欢呼雀跃地说道,毛主席听了也显得很高兴。毛新远出来后,对张玉凤说道:“虽然总理走了,但好在主席已经有了接班人的人选,这可是大事啊!”
后来,毛远新又来向毛主席汇报说:“我已经向张春桥和王洪文传达了您的意思,王洪文表示同意主席的一切安排,但张春桥并没有什么表示。”
“在政治局上,大家都是什么反应?”毛主席并未在意张春桥的态度,更关心关于此事在政治局会议上的结果。
“我在政治局上传达这一决定时,大家都认为主席您看人很准,都说您选得好!”毛主席听了毛新远的汇报,开怀地大笑起来。
事后,江青也专程打电话给张玉凤,让她报告毛主席,她对华国锋的态度,她这样说道:“华国锋这个人,主席选得好,他两边意见都能听,大家对主席的这项决定很支持!”
汪东兴也特地来见毛主席说:“主席,您选华国锋同志选得实在太好了,这个决定大家都很满意,你要吃好,睡好,其他事情,交给我们来办!”
毛主席听后,非常兴奋地说道:“华国锋不但有地方工作经验,省委工作经验,还有中央工作经验,的确是个难得的人。”
1976年4月30日,毛主席接见了新西兰总理马尔登时,特意让华国锋陪同。接见结束后,华国锋向毛主席汇报了一下最近的工作情况,但当时毛主席讲话已经不清楚了,只在纸上给他写了几句话:“慢慢来,不要着急”“照过去的方针办”“你办事,我很放心!”
毛主席写的这三句话,是答复华国锋汇报的问题的意见,后来却被传言为临终遗嘱。其实,类似的话,毛主席曾不止一次对周总理和邓小平说过,这仅仅代表着毛主席的一种肯定态度。
在提议华国锋担任国务院总理后,毛主席又提议由华国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。在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后,中央正式向全党下达了这一重要的决定。
提议华国锋担任代总理,这就意味着毛主席否定了张春桥当总理的可能性。提议华国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,也意味着毛主席依然冷落王洪文……
要知道,就在四年前,毛主席曾一度选定王洪文为接班人,虽然当时也考虑到了华国锋,不过,当时毛主席更倾向王洪文。
华国锋年龄要比张春桥小四岁,一直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存在。要论政治手腕,论文笔口才,华国锋其实都不如张春桥。这个山西大汉突然冒出来,也让张春桥的总理梦彻底破碎了。
其实,华国锋在北京唯一的靠山,就是毛主席。他和“四人小团队”无任何瓜葛,与周总理、邓小平、叶剑英等老一辈领导人也鲜有来往。在中央工作期间,他始终保持中立,唯毛主席马首是瞻。
华国锋作为接班人一事板上钉钉后,可以说是彻底粉碎了“四人小组”企图夺权的阴谋。在这件事情上,毛主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——他早就对“四人小组”正觊觎中国最高权力野心洞如观火,所以即使重病缠身,也要给他们致命一击,令他们白日梦一枕黄粱。
(本文完)
如果您喜欢我分享的故事,就麻烦点击一下“关注”吧,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我的更新消息,希望能与您有更多的互动。
